首页

美女调教踩踏

时间:2025-05-29 20:56:33 作者:包粽子制香囊穿汉服 华裔大学生和外国留学生在南京体验中华文化 浏览量:37712

  中新网南京5月29日电 (施红 朱晓颖)学习挑粽叶包粽子、碾香料制香囊、尝试汉服妆造……28日,“同乡共井·寻味秦淮——华裔新食代”端午传统美食文化体验活动在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省中小学生职业体验中心)举行,近20名在南京各高校就读的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体验中华传统文化。

在南京就读的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学习包粽子。中新网记者 朱晓颖 摄

  “在南京过端午节,通常包的粽子有四角粽、三角粽、异形粽等。大家先捏起三片粽叶,卷成漏斗状,再选择甜口或咸口的馅料塞入其中、压实,用粽叶将口封住,用绳子把粽子扎紧。”当天,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老师向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介绍中国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习俗,并手把手教学生们包粽子。

  在制作香囊、汉服妆造体验环节,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挑选艾草、陈皮、薄荷、茉莉、玫瑰、薰衣草等原料放入研磨器里,进行手工研磨,将磨好的香料装进香囊里;在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美容美发专业学生的帮助下,女生们盘起不同造型的中式发髻,佩戴上流苏珠钗,换上汉服,体验中式美学与浪漫。

在南京就读的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学习包粽子。中新网记者 朱晓颖 摄

  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的马来西亚留学生雷家悦告诉记者,曾祖父祖籍为中国海南省,他是家族中的华裔第四代。在马来西亚,华侨华人在端午节有吃娘惹粽的习俗。和南京的粽子不同,娘惹粽的颜色是类似青花瓷的蓝色。“这次在南京第一次尝试自己动手包粽子,尝试本地粽子的味道,这样的体验很有趣,感受到犹如家庭亲情的温暖。”

  就读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印度尼西亚双胞胎姐妹杨舒淳、杨舒湄表示,她们对中华传统文化都很感兴趣,为此一同到访六朝古都南京,进入高校求学。此次第一次试穿中国古典服装、佩戴发簪的经历让她们难忘。

就读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印度尼西亚双胞胎姐妹杨舒淳、杨舒湄试穿中国古典服装。中新网记者 朱晓颖 摄

  南京市秦淮区台办主任、侨办主任江颖在致辞中表示,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2009年,中国端午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南京是中国六朝古都,希望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在南京多走一走、看一看,通过文化体验,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文明互鉴的实践者、创新传承的探索者。

  当日,参与体验活动的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获颁相关证书,并集体合影留念。(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集美大学举办座谈会:“弘扬新时代嘉庚精神 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2021年下半年,被王某“出卖”的两家公司,被某西方大国列为制裁对象。事实上,王某不仅没从这件事当中得益,反倒损失了两个重要的销售渠道。而王某的行为被业内知道后,又遭到其他公司的抵制,生意更是一落千丈。

新疆为草食家畜“换发二代身份证”

芬兰《赫尔辛基时报》7月17日报道称,三中全会是中国政治日历上的重要事件,中共领导集体齐聚一堂,讨论并审议重大战略决策。会议对中国国家治理至关重要,议程通常包括商讨经济政策、社会改革和其他关键议题。报道指出,中国是芬兰重要的贸易伙伴,尽管面临外部压力,芬兰政府依旧采取务实态度寻求扩大芬中合作,推动两国关系积极向前迈进。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吸引了全球关注,许多全球南方国家期待中国采取有力的改革措施,在国际局势紧张加剧的背景下开辟新的发展机遇。

今日辟谣(2024年4月28日)

据了解,江西省各级农业部门派出“一对一”挂点指导服务工作组,实地指导油菜生产。同时,各地因地制宜推广北斗导航系统精量播种机、植保无人机等,全面普及油菜全程机械化播种,推广“两季水稻+一季油菜”的“稻稻油”高产示范片种植,提高生产效率和产量。目前,江西省油菜已播种近800万亩,进度过九成。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名单

与白纹伊蚊相比,埃及伊蚊与人类更为“亲近”,是典型的“家蚊”。它们主要栖息在室内外避风阴暗处,如水缸脚、碗柜背后、卧室床底、墙角、蚊帐及庭院内隐蔽处等,悬挂着的有汗渍的黑衣服,更受它们喜爱。

2023年济南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4% 居全国GDP万亿级城市前列

2017年5月,勐焕街道南蚌、营水社区成立,主要服务南蚌小区公租房居民。“小区共有8290户23670人,人口数比一个村还多。居民多为外来务工人员、低收入人群等租户。”营水社区党支部书记李孟曦介绍,过去,社区居民普遍生活归属感不高、邻里关系疏远,社区管理较为困难。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